随着4G的普及以及5G技术的发展,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高达2.5*10^18字节,据统计,全球90%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间创造出来的。近些年云技术的高速发展,使得大数据采集、存储、计算、分析得以实现,海量数据通过过滤、清洗,结合一定的应用场景算法,使得数据的价值展露出来,为各行各业的决策提供愈发重要的参考,数据分析已是提高生产力、节约成本的必要手段。当前,纵观全球市场,经济下行压力大,产业升级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。产业如何健康、平稳发展,商业智能如何实现以及如何反哺产业生态,这些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问题。数据流通的媒介是人,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,社交抑或电商,都产生了大量数据,尤其是电商数据,线上零售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都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,交易产生的数据也愈发值得深度挖掘、分析。
在线零售平台超过100家知名平台,有传统电商渠道,还有社交电商渠道、垂直电商、新零售、微商等渠道,根据Pandalib监测的数据分析,方方面面的活跃商品达到10亿条,行业品类超过20000个细分领域,涵盖大大小小1500万独立店铺,每月在线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。根据这些宏观数据的变化,可以反映整个产业生态的状态,为宏观调控、精准扶贫提供数据参考。品牌厂家可以通过分析行业上下游产业情况及本行业发展情况,及时调整生产计划,了解市场需求,由过去的无序生产变成定向、有计划生产,甚至C2B生产。电商数据亦能助力传统餐饮外卖行业提高生产力,比如一家传统饭店,通过对线上数据分析得知周边热销菜品,经过数据对比分析自身短板,优化供应链,改进菜品质量,从而提升店铺客流量。
电商大数据监测不是一蹴而就,不是浅尝辄止,而是需要沉下去,从数据本质发觉行业变化规律,通过真实的数据变化寻找产业发展规律。网上有个段子很出名,说的就是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火了,方便面厂商哭了。方便面热销,一般是在一个月的月末,白领的薪水都“白领”了,需要拮据度日。这些典型的例子就是数据分析的关联应用,实际做数据分析时,需要注意的点和面更多,数据和实际应用结合才是正确的姿势。
跟着消费互联网的步伐,产业互联网也已到来,云计算、人工智能都将推动产业互联网迈上新的台阶,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更离不开数据的支撑,尤其是电商数据是产业发展状况最直接、真实的反映,学会电商大数据分析,从现象看本质,必能给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